為了採訪嘉南大圳單車旅遊,這幾日一直在台南各地奔波拍春色,後壁蘭花、學甲蜀葵、白河木棉、新化九重葛,還有黃花風鈴木、苦楝、羊蹄甲….,不過,最後吸引我看最久,卻是偶遇的地瓜收成畫面。

一大群男男女女,穿得花花綠綠,有的開著推土機、有的撿地瓜、有的搬運,彼此沒有言詞溝通卻默契十足,瞬間滿田地瓜收得乾乾淨淨。

我在一旁看著、看著,雖然很常跑農村,也常看收成,但再一次看著那迅速的動作與富足的豐收畫面,還是覺得跟看了場電影一樣滿足。

記得以前清邁有家飯店的對外窗景就是一片水田,飯店還聘請專人每天牽著水牛來耕田,就這窗景,讓歐美客人搶破頭來Long Stay。

日本新潟大地藝術祭更把農作當成農舞台,依著節氣四季寫著從春耕到秋收的詩詞,懸吊在鋼絲上的詩詞後方就是稻田,並依著詩詞描述的節氣場景真實上演農耕畫面,到了秋收季節還能在餐廳現點新收割的南魚沼越光米套餐。

農舞台001
日本新潟大地藝術祭,把農作當成農舞台,懸吊在鋼絲上的詩詞後方就是稻田,並依著詩詞描述的節氣場景真實上演農耕畫面。

農作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台灣真的很適合多多開發這樣的食育農舞台,看採菱角、看插秧、看收割、看焙龍眼、看採收紅蘿蔔、看打芝麻….。以台灣物產之多樣,一定會很精彩。

農舞台002
雲林胡蘿蔔採收,畫面很可愛。
農舞台003
可愛的彩色胡蘿蔔,每種色彩的滋味都不同。
農舞台004
如果可以把農作本身變成旅遊行程中的風景,以台灣農作之多樣,一定很精采。圖為採菱角,另有一種方式是划著平底小船採,跟採紅菱歌裡唱的場景一樣。
農舞台005
稻米收割一定會引來很多白鷺鷥與牛背鷺,牠們動作很可愛。

順帶一提,這幾日沿著嘉南大圳南幹道騎單車跟看蘭花展,發現台南市政府把許多路標指引與接駁動線都設計得很不錯。感想是,台南這些年旅遊人潮爆棚,其實不只靠小吃,也不是偶然,是真的有用心。

農舞台006
3月台南新化南圳綠堤的九重葛。
農舞台007
3月台南學甲的蜀葵
農舞台008
台南後壁蘭花園區附近、嘉南大圳新營支線旁的黃花風鈴木,可以踩著花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