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台南很多次,但直到這次才知原來台南市中心不是個平地,而是遍佈七個小山丘號稱「府城七丘」,其中最主要一個高地叫做「鷲嶺高地」。

鷲嶺高地海拔不高,大概10幾公尺約5層樓,但就靠著這高度,讓早年鄰近海濱的台南府城因此既有航運之便又無淹水之害。從清朝到日據,幾乎執政當局都是一來就看上這裡,鄭成功廟跟首廟天壇蓋在這裡,日本人一來也把臺南州廳(現在的台灣文學館)蓋在這裡,其他絕大多數台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例如台南孔廟、武德殿、地方法院、林百貨、還有目前最熱門的台南美術館1館(原台南警察署)、2館跟嘉南農田水利會都在這裡,而當年負責監控天候的「台南測候所」更是鷲嶺高地的最高點。

鷲嶺高地05
台南美術館一館由早年的台南警察署改建,對面就是台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另一邊則是嘉南農田水利會,三棟建築,剛好分別代表富裕繁華(台灣文學館)、過度(美術館一館)與簡約(水利會),象徵著日據時期台灣從富裕到戰亂的三階段建築風格。

現在因為市區建築物密布,很難看出原本的地形,但網路上總有強人,例如這一篇「府城七丘」(https://tainan.biji.co/news/detail/3003/府城七丘)就把許多台南坡地地形拍出來。循著這些高地,幾乎就能看到當年台南市中心發展脈絡。

台南另一個有趣是許多街道總是歪七扭八,這跟高雄剛好完全不同。高雄市中心是當年日本政府有計劃的規劃建設,因此馬路都是又直又寬又大,跟日本許多城市例如廣島很相像;但台南市中心之所以形成現今面貌,除了高地,另一個原因就是五條港、溪流與運河。早年台南許多建築沿著水岸而建,但當河流淤積或加蓋消失後,就留下這些看似莫名其妙扭曲的街道,但只要對照仍有溪流時代的古地圖,就能理解台南街道為何長這樣。

也就是這些起起伏伏、扭扭曲曲,讓台南散步,充滿了連結300多年歷史記憶的悠閒樂趣。

鷲嶺高地01
散步在曲曲折折的台南府城小巷,總有許多悠閒。
鷲嶺高地02
散步在曲曲折折的台南府城小巷,總有許多悠閒。
鷲嶺高地03
散步在曲曲折折的台南府城小巷,總有許多悠閒。
鷲嶺高地04
散步在台南府城,總有許多悠閒與趣味。
鷲嶺高地06
台南美術館一館本身建築就充滿美學。
鷲嶺高地07
「艸祭Book inn」地點就在孔廟對面,交通位置很好,背包客床位就在書架之間,非常有意思,衛浴與其他公共設備也都整潔舒適,每床位約在8、9百元之間,價位很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