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農謝元斌他們家賣的梨子被暱稱為「掌聲水梨」,它不只是清脆鮮美的水果,更是一顆顆眷戀家鄉土地的感恩果實。

謝家梨子園位在台中后里區仁里里,這裡有個可愛古地名叫「貓仔坑」。地名起源說法有二,一是風水穴位,二是這邊時有石虎出沒,小精靈們在山林間穿梭,如貓般的絢麗與神祕總為這裡帶來生態驚喜。

后里北有大安溪水流潺潺,南有大甲溪豐沛水力,年均溫22.1度加上肥沃土壤,300多年前清朝移民來到此地建設家園,種稻、種紅柿、種甘蔗,並隨著日治、光復等歷史推進,不只打造出后里馬場與聞名全球的薩克斯風,近年更以文心蘭、火鶴、百合、彩色海芋等花卉賺進許多外匯,區內的「貓仔坑水梨」是台灣水梨比賽場的常勝軍,可愛名稱總讓人吃起來嘴甜心也甜。

中科謝家高接梨2019-06-01 09.34.56
謝家水梨園位在后里仁里里,古地名「貓仔坑」。
中科謝家高接梨2019-06-01 09.39.26
可愛貓仔坑

但這恬靜的農村面貌,在進入21世紀後起了巨變。由於交通便利加上水資源豐沛,這裡被政府看上,在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帶動農村發展等大旗揮舞下,大片的台糖甘蔗田被剷平,農民土地被徵收,美麗花海間蓋起了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從此,300多年累積下來的稻田、馬場、薩克斯風、彩色海芋、水梨等傳統產業都成了配角,多數人眼中只剩科技晶圓,貓仔坑、后里等地名也幾乎全由「中科」二字取代。

然而,中科為當地居民創造的就業機會,不是高薪的管理職,而是一成不變的低薪作業員。「但只要有一片農地,我們可以依著季節種苦瓜、蒲仔、紅蘿蔔、稻米,我們可以帶著小孩赤足踩在泥巴地上,看著蝴蝶與螢火蟲在田園間飛舞,活在一個充滿生物多樣性、可以自己生產的田園裡,那是我們祖先幾百年來的生活方式。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058
當家鄉變成工廠,這才知道,能赤足踩在農地,是一種幸福。

對貓仔坑農民來說,一片農地代表的不是一份財產,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那是從祖先手上傳承下來、一家人得以團聚並藉此安身立命的根基與情感記憶,但這個根基,「在我們眼前硬生生被收走。」

那一年,謝家的梨子園被政府以公告地價收走將近一半,原本綠意盎然的農地被鋪上水泥與柏油成了中科聯外道路,原本蝴蝶與螢火蟲飛舞的田埂,現在成了大貨車往來奔馳載運原料與晶圓的道路,從此大人小孩出門過馬路都要小心翼翼。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178
這一段大卡車奔馳的道路,就是謝家原本的梨子園所在,地點就在謝家大門口邊。成為中科聯外道路後,螢火蟲與蝴蝶遠離,只剩居民們的小心翼翼。

那一年,謝元斌70歲老父謝龍雄難過到把自己鎖在房間2天2夜不吃不喝,老淚縱橫責備自己沒有能力保護祖先留下的土地。

之後,謝家與當地許多居民在一群義務律師協助下,針對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環評程序不周提起訴訟,他們心想,就算不能保住祖先留下的土地,至少也要保護貓仔坑的環境不要受到工業污染,並因此促成台灣第一例通過環評卻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的案例,同時促成「環境法律人協會」成立,從此串連更多法律人以法學角度關注台灣環境議題。中科三期司法歷程與判決,有興趣者,可點進環境法律人協會官網(http://www.eja.org.tw

在那之後,謝家守著僅剩的200多棵梨子樹,每年從日本新潟進口花苞回來嫁接,每一朵花都細心呵護,並因此成為貓仔坑最常拿到水梨比賽獎牌的農家,年年在掌聲中上台領獎,大家因此開玩笑說他們的水梨除了清脆鮮甜,還帶著濃濃「掌聲的滋味」。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152
謝家水梨歷年獎牌。父子都得獎。
中科謝家高接梨2019-06-01 13.02.05
謝家水梨歷年獎牌眾多,圖為其中之一

謝元斌說:「目前農地裡留存的梨樹,許多都超過50年,比我年紀還要大。」為了讓老樹健康生長,謝家梨園都是草生栽培,不用化學農藥與除草劑,在夏季生命力旺盛時,大約20天就要除一次草,「每次除草,我會讓兩個兒子一起來,讓他們踩在土地上認識家鄉,讓他們在汗水中學會如何呵護土地,讓這片農地串連我們家人間的共同記憶。」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130
謝家水梨園都是草生栽培,綠意盎然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028
謝家水梨主要由日本新潟進口新興梨花苞嫁接,另有一部分種植台灣新品種「寶島甘露」,並一顆顆套袋細心呵護。

這一天,在謝家梨子園中,老梨樹上充滿歲月斑駁的樹皮如畫般優美,一顆顆梨子還在紙袋中呵護著,梨子樹上偶爾有白頭翁與綠繡眼飛過,梨子樹下,各式各樣的雜草與小花,正訴說著這片農地的盎然生命力與無限的可能。謝元斌說:「當年被徵收的不甘願,現在都成了好好珍惜現存土地的熱情,成了監督工廠不可破壞環境的動力。」而謝元斌與妻子王婉盈也都成為在地的「臺中市后里區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重要成員,積極為家鄉環境的純淨奔走。

謝家的「掌聲水梨」即將在7月收成,並將配合EJA環境法律人協會九週年募款音樂會提供義賣,每盒6到8顆1500元,款項所得除了資助農家,也作為協會持續關注環境議題的工作基金。這充滿土地情感的鮮美貓仔坑水梨,想買,點這裡(https://eja2019.weebly.com)。

YI6L0225
水梨示意圖。本圖非謝家水梨,它們尚在等待7月成熟時。
中科謝家高接梨YI6L0005
在50多年的老梨樹下,謝元斌正等待家鄉的純淨果實,可以甜美茁壯。
中科謝家高接梨2019-06-01 13.58.21
謝家種在梨子園邊的可愛蒲仔。謝元斌說,新鮮蒲仔上頭會有細細嫩嫩的絨毛,有了絨毛,各種昆蟲舞動翅膀來到蒲仔邊,當牠們想要叮咬果實時就會被絨毛卡住。所以,健康的蒲仔根本不用農藥、不用套袋,它們就像身上插滿了反空降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想買貓仔坑謝家的「掌聲水梨」,請點這裡(https://eja2019.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