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梨的幾件事
◎有一年去梨山採訪,一位農場主人種了20多種不同品種水梨,她指著其中一款說:「這種山東萊陽梨越小越甜,體型一大就不好吃了。」當下我們開始討論起歷史,嚴重懷疑當年孔融讓梨讓的就是這種梨。
◎水梨是最能代表台灣農業技術的水果之一。可以想像嗎?把日本進口花苞,嫁接在台灣傳統粗梨樹上,結果就可以在平地亞熱帶氣候下長出幼咪咪的日本豐水梨,這就好像把林志玲的頭挪到我頭上,然後等8個月,我就可以帥成跟金城武一樣。希望這種嫁接技術科學家可以加把勁,快點進行人體實驗。
◎台灣高接梨技術起源於台中東勢,目前包含宜蘭三星、員山、苗栗三灣、大湖、卓蘭,還有台中后里等地都有優秀水梨,7月開始正是產季,甜又好吃價格又合理。每個產地我都去採訪過,每個產地農民都說自己家鄉的最好吃,其實,我的結論是都差不多,主要看那農夫的技術跟勤不勤勞。

◎水梨比賽主要評審三項,第一是外觀要無暇優美,第二是口感要清脆,第三項是甜度。奇特的是,不像一般水果甜度比賽只比果肉,它是要把梨肉跟果核一起打成汁後再測甜度,這就好像看人不能只看頭殼大不大,還要看腦漿濃度,個人覺得很公平。
◎高山果樹農民都說,蘋果吃多會放屁,水梨吃多會拉肚子。這是真的,不信可以試試。
◎這一篇是公益廣告文,廣告內容是EJA環境法律人協會九週年募款音樂會將提供台中后里中科三期土地正義運動後保存下的貓仔坑水梨義賣活動,賣的是經常上台領奬的謝家掌聲水梨。很甜,每盒6-8顆1500元,正因為不便宜,所以珍貴,買一盒的是好人,買兩盒以上,收貨人姓名會直接幫你寫金城武收。搶當金城武,機會按這邊:http://www.ej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