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拜占庭「地下水宮殿」很美,其實台灣也有個迷你版類似景點,就是位於台南山上區的「原台南水道」。這是個我還頗喜歡的地方,每回爬那看不到盡頭的階梯,看那寶藍色大門與石頭建築,都有一種古墓奇兵般的探險感。

與地下水宮殿一樣,它們都是用來供應民生用水的建設。原台南水道從1912年開始動工,距今已100多年,由於當時缺乏現代化濾水設施,加上台灣地震多,因此工程師在設計淨水池時用了很多石柱與拱頂,並將水道設計成綿延的「弓」字型,讓水彎曲緩流並因此無力挾帶泥沙,達到自然的水質淨化,最後再利用高低水平落差讓水自動奔往20公里外的台南市中心。

原台南水道是見證台灣邁入現代化衛生工程一個重要史蹟,但停用廢棄後,變成蝙蝠的家,裡頭可見台灣體型第二大的葉鼻蝙蝠,以及宛如乒乓球大小的小蹄鼻蝠,不管建築或生態都好看。不過,每年3月到9月是蝙蝠繁殖期,想看蝙蝠要等秋天之後再預約了。可跟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預約導覽解說,資訊在這邊:https://culture.tainan.gov.tw/historic/aqueduc_visit/index.php?m2=241

原台南水道001
原臺南水道的寶藍色大門後就是淨水池水宮殿,目前已成為蝙蝠的家。
原台南水道002
淨水池上方有許多通氣管道,讓水池不接觸陽光滋生青苔又保持通風,造型頗優美。
原台南水道005
看不到盡頭的階梯,有點累,但還好,卻總帶來趣味的冒險感。階梯之後就是臺南水道淨水池。
原台南水道004
推開淨水池寶藍色大門後就是短短的中央通道,通道兩旁就是淨水區,微光紅燈的天花板上,總掛著一隻又一隻的蝙蝠。
原台南水道006
有的蝙蝠模樣可愛,但其實多數都不討喜。通常一隻蝙蝠一個晚上至少可抓600隻蚊子等昆蟲,牠們在生態上其實扮演頗重要的昆蟲數量控制角色,另也兼具植物授粉等功能,特別是熱帶雨林裡的蝙蝠,如果牠們完蛋,地球生態體系就會出現危機。圖為臺南水道中能見到的兩種蝙蝠。